前言:
菇行天下2015年推出袋栽食用菌如何降低染菌系列文章,受到广大业界朋友的好评,应朋友们的要求,菇行天下博客将陆续推出瓶栽食用菌如何降低染菌率系列文章,希望对从事瓶栽食用菌的朋友有所帮助。
瓶栽食用菌是工厂化程度最高生产方式,也是技术最为成熟的生产方式。正是因为规模化、自动化,瓶栽食用菌对于染菌率的要求更高,一旦生产技术环节出现问题染菌损失会更大。
瓶栽食用菌如何降低染菌率系列文章,分为:原材料、配方、菌种、灭菌、培养、冷却、培养等。
瓶栽食用菌如何降低染菌率之原材料篇
瓶栽食用菌的原材料是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原材料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产量,对染菌率也有影响,当出现染菌情况时,很多工厂不会怀疑是原材料的问题,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1、原材料检验
原材料进厂,要经过专人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大公司都有质保部负责,小公司虽然做不到这一点,但是也要指定专人负责。
PS: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环节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检验工作“得罪”一些人也是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的检验人员能够做到“以标准说话,坚持原则”。
2、原材料储存
合格的原材料入库后,要有专人负责管理,避免雨淋、受潮、虫害、霉变等。
3、作好记录
原材料进库后,要做好批次卡,使用时要做好记录,做到可追溯,记录要一直跟踪到出菇、采收,特别是原材料产地、厂家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4、原材料霉变率
原材料的霉变率过高,会对灭菌效果产生影响,特别是灭菌时间和温度采用底限值的生产企业。
5、原材料的颗粒大小
玉米芯这样颗粒的原材料,如果大小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对其灭菌效果产生影响。
6、影响发菌导致的染菌
原材料发生重大异常,有时会引起接种后发菌速度慢,间接引起后期污染增加,其原因是原材料的变化引起了培养基的透气性和营养。
补充:关于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请参看本站玉米芯、棉籽壳、米糠、麦麸、玉米面、啤酒糟、甜菜粕颗粒、甘蔗渣、豆粕、木屑等文章。
李崇鑫(菇行天下)微信号:3140797309,欢迎从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术,解答生产、技术难题。
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众号:guxingtianxia-li,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