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壳含碳量:56%
棉籽壳含氮量:2.03%
棉籽壳碳氮比:27.6:1
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通常指的是原材料干物质含量。
棉籽壳,也称棉皮,是棉籽经过剥壳机分离后剩下的外壳。根据剥壳机械的类型不同、棉花籽品种不同、产地不同、含水量不同、剥壳后碎棉仁粉过筛程度不同等。加工出来的棉籽壳的大小、颜色、棉绒长度、营养成份(含棉仁粉)也不一样。
一般含水量为10%左右, 干物质91.77%, 粗蛋白5.34%, 粗脂肪4.73%, 粗纤维43, 56%, 无氮浸出物35.73%, 灰份2.41%, 钙0.32%, 总磷0.12%。
棉籽壳行内通常分为大、中、小壳或以棉绒量大小而分为大绒壳、中绒壳、小绒壳、绒极少的甚至称为“铁壳”。含绒量的多少取决于原料棉籽脱短绒时而定,如棉短绒行情价高畅销,厂商便会尽量多削去短绒。食用菌栽培中棉壳的大小就产量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很多油厂产出大壳后加以粉碎便成了小壳以适应栽培要求。主要反映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会有装袋密度大小的技术性要求:小壳装袋密度太大会出现发菌通气不良;而大壳装袋时亦易使栽培袋破损。
在原料棉籽正常含水量同等时棉壳的颜色通常能看出棉壳质地好坏:如颜色发白(水分低呈干枯样,绒极少,)、手握紧有刺痛感、无或只有极少量碎棉仁粉是由于追求高生产效率而使用的对辊式剥壳机(加工脱酚棉蛋白时或棉仁回收率高时)破壳时棉仁粉碎率很低,至使含粉量低,当然影响颜色还有棉籽加工时的温度、工艺、过筛、以及破壳后存放的水份有关。此类棉壳西北部产量较多,新型机器加工的大型油厂基本都是。这种棉壳营养成份含量最差、价格低,适合种植木腐菌类。
反之颜色呈正常白色、棕褐、黄色,(非棉籽水分高堆存时“烧坏”沤坏的黄色而是由于油粉多导致的黄色)等手握有棉绒软感、油腻感、碎棉仁粉多、用水适量搓洗水呈米汤色、乳白色等浓稠状,无不正常的沤坏味,(说明棉壳营养成份含量极高,相应出油量就低!通常是老式(磨盘、圆盘剥壳机)机器生产,此种棉壳长江流域、河南省等产区或老油厂较多。价格普遍较高,适合种植草腐菌或要求营养成份高的菌类。
由于棉籽壳市场极不规范,购卖者需注意油厂有自备脱绒机和无脱绒设备两种:有脱绒设备的油厂生产过程中长时间会集中产生大量叫土绒或土飞绒的含有灰尘的短绒下脚料掺拌至棉壳中(虽然对棉壳营养成分没影响,现有厂粉碎后掺入,稍好),土绒纤维极细容易揉集成面包肉松团状且大块,食用菌栽培拌料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更有甚者短斤少两、掺杂泥沙,出壳口喷雾增加重量。
以上引自百度百科。
1、选择有信誉的棉籽壳经销商
现在棉籽壳的产地主要为新疆和山东、河南部分地区,最近几年,棉籽壳惨假情比较严重,一定谨慎选择,仔细鉴别质量。首先看水分,正常棉籽壳的水分在15%以下,壳和绒整齐干净,抓起一把仍在白纸上,没有沙子和过量的泥土。
2、不要使用榨油后的棉籽壳
现在棉籽榨油的工艺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都是先剥离,棉籽去榨油了,棉籽壳卖给我们了。但是,还有一些小工厂还在用落后的工艺,这种工厂的棉籽壳是榨油后的棉籽壳,这种棉籽壳,含有一定的油份,脂肪含量很高,不容易调整配方,菇行天下不建议新手使用。
3、棉籽壳的含水量
当年的新棉籽壳含水量较高,购买和储存时应该特别注意,以后含水量逐渐下降,当含水量降到13%时可以安全储藏。
4、棉籽壳行情
每年10月底,当年的新棉籽壳上市,这时的棉籽壳价格一般是全年最低的,随着年底食用菌栽培对需求量的增加和库存的逐渐减少,价格逐渐上升,有实力的企业都在秋天购买第二年全年的棉籽壳。
5、棉籽壳的种类
按壳的大小分:中壳、大壳、小壳
按绒的长短分:大绒,中绒,小绒
按粉的多少分:粉多,中粉,粉少(指棉籽剥离时打成的碎末)
壳、绒、粉的不同可以将棉籽壳细分为以下种类:
中壳大绒粉多、中壳大绒中粉、中壳大绒粉少
中壳中绒粉多、中壳中绒中粉、中壳中绒粉少
中壳小绒粉多、中壳小绒中粉、中壳小绒粉少
大壳大绒粉多、大壳大绒中粉、大壳大绒粉少
大壳中绒粉多、大壳中绒中粉、大壳中绒粉少
大壳小绒粉多、大壳小绒中粉、大壳小绒粉少
小壳大绒粉多、小壳大绒中粉、小壳中绒粉少
小壳中绒粉多、小壳中绒中粉、小壳小绒粉少
小壳小绒粉多、小壳小绒中粉、小壳小绒粉少
我们食用菌栽培使用的棉籽壳一般粉状物很少,不用考虑,最常用的是中壳中绒的,或者中壳长绒的。
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机号/微信号:13674230281,欢迎从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术,解答生产、技术难题。
微信搜索:“菇行天下”,关注菇行天下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