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羊肚菌种植户在微信上联系我,告诉我他在前几年做羊肚菌亏损了很多钱,今年还想继续大规模种植,希望能够得到我的帮助。
大家都知道,我主要是做工厂化生产的一些品种,不熟悉羊肚菌,所以在羊肚菌本身种植技术上无法提供帮助。
下面对这位羊肚菌种植户的回答,主要是从食用菌生产的共性和公共部分,希望能对这位朋友和更多的羊肚菌种植户提供一些帮助。
一、羊肚菌长期发展趋势是工厂化,在工厂化之前是设施化栽培。
问:我这几年出问题主要是出菇环节,大量分化遇到了大风,遇到了高温。
答:大风和高温的影响对羊肚菌来说,都是致命的。很明显,这都是和四川大部分采用的“平棚”种植模式有关。
这种“平棚”,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棚,就是用插在地上的竹竿撑起来的遮阳网,“平棚”对于外界环境几乎没有任何的抵御能力,这一点不用多说,有农业种植经验的都能够理解。
羊肚菌栽培两个关键的环节是发菌和出菇,都对温度和湿度有很高的要求,“平棚”模式,在天气反常的情况下,温度和湿度都是完全无法保证的,如果出现反常天气,出现减产,甚至绝收也就不奇怪了。
即使没有出现反常天气,对于温度和湿度的管理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这就好比在东北的冬季,用冷棚种植黄瓜,可不可以呢?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是管理的难度大,付出的代价也会非常大,如果遇到寒流肯定会绝收,所以在东北冬季只能用温室来种植蔬菜。
所以,四川的“平棚”模式的风险太大了,从四川放眼全国的羊肚菌栽培,这几年北方的产量逐渐提高,相比“平棚”模式就要稳定很多,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
那么,羊肚菌最佳设施应该是什么?
在目前,北方最佳的设施是标准的温室,南方最佳的是宽度在10米以内的标准大棚,而且都要具有防寒和隔热的措施,进而减少自然气候对羊肚菌的影响。
二、大部分羊肚菌种植户缺少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技术
问:我是常压锅炉,泡小麦时加的石灰(15000斤小麦加50斤高浓度石灰)12-24的袋子5万袋每袋6-7两湿重,如果当天拌的料装不完怎样避免酸化,起堆蒙古包形式灭菌,灭菌时也容易酸化,上汽过程有什么要求,灭菌多久才算彻底。
答:1、一次性制作15000斤的小麦培养基,太多了,这样在泡制、装袋、灭菌的过程中一定会变酸,建议尽量分开制作,比如每天做3000斤。
2、石灰,不是固定的50斤,要根据实际的酸碱度确定石灰的用量,因为不同水、不同的工艺、不同的灭菌方式等导致的酸碱度下降情况是不同的,以保证最终灭菌后营养包的酸碱度符合要求为准。
3、一次做的越多,灭菌的难度就越大,分批制作也有利于灭菌,至于多久才是灭菌彻底,这个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和很多因素有关系的。
三、掌握好原理,是出菇管理的基础
问:上营养袋的时候,因为前期有地膜,土壤表面是没有什么菌霜的,是不是下种有10来天了沟里面有菌霜了这时就应该及时上营养袋?
答:表面没有羊肚菌菌丝的情况下,肯定是不适合摆放营养袋的。
四、靠天吃饭,是现在羊肚菌主产区最大的问题
问:四川,平棚,4针遮阳网,计划平棚套小拱,目的是保湿(我这里冬季和原基分化阶段风多风大)。
答:在“平棚”下做小拱棚,保湿的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并不能解决保持温度的问题,依旧是靠天吃饭。
五、出菇管理,需要根据实际生长情况灵活的调整
问:11月20几号下种,翻年1月几号原基就来了,这个时候是不是把下种时上的白色地膜揭开,等到温度起来了1月20号左右上水催菇,水到底上到什么程度合适,计划大水上了敞一两天湿气马上起拱上膜,可不可以等到菇有个4-5公分了再揭开拱膜,这期间只要温度气候合适都不用管。
答:对于羊肚菌田间管理技术,菇行天下不熟悉,不能具体回答。
不过,也要强调一点,对于任何食用菌的出菇管理,特别是羊肚菌,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方式。
六、不要抱有投机的心态做羊肚菌,在自己风险承受范围之内做羊肚菌
问:我做羊肚菌3年了,已经亏损50多万了,今年想再贷款做一年,准备做40亩?
答:正是因为这位朋友前几年的亏损,菇行天下才决定详细的回答他的问题。
对于将食用菌作为一个项目的情况来说,绝对不是所说的投资少,见效快。而对于羊肚菌来说,更不要只看到利润,而看不到风险。
所以,菇行天下建议不要贷款食用菌,更不要说羊肚菌了,至于这位朋友在今年再次做多少亩,菇行天下的建议是,一定要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内进行投资。
但是,后来这位朋友告诉我,他今年的贷款已经下来了,那我只能告诉他要总结之前出现的问题,逐一的解决,尽量的降低风险。
即便是解决了以前的一些问题,羊肚菌本身在技术上的不稳定性,仍旧存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