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充满着这种矛盾。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发展与历史之间的矛盾……
在矛盾中互相对立的两个因素中,如果只考虑其中一个因素,问题就容易解决,而兼顾到互相对立的两个因素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甚至是无法解决的。
在食用菌生产中,也存在着很多矛盾,很多人做食用菌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好这些矛盾,能否发现和解决这些食用菌生产中的矛盾也是判断是否是一个优秀的食用菌技术员的重要标准之一。

例一:
料重和透气之间的矛盾
想增加单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单袋(瓶)的料重,如果一味的增加料重就会导致装料过紧,影响培养料的透气性。
正确的做法是:在增加料重的同时调整培养料的体积和原材料颗粒大小,从而保证合适的透气性。
例二:
灭菌和营养之间的矛盾
很多人为了保证灭菌彻底,采用了提高灭菌温度和时间的方法,这样就会导致培养基营养的损失,结果是产量的下降。
正确的做法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培养料内部的温度,确定最佳的灭菌时间,在保证灭菌彻底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培养基营养的损失。
例三:
通风和湿度之间的矛盾
食用菌在培养和出菇时都需要足够的氧气,如果只考虑氧气的需求而长时间的通风就会导致室内湿度的下降。
正确的做法是:少通风、勤通风,或者通风和加湿器进行联动,降低新风对湿度的影响。
例四:
产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目前处于追求产量的阶段,以产量为主的生产情况下食用菌质量并不是最好的,特别是食品安全和口感。
正确的做法是:逐渐尝试生产以质量为目标的食用菌,引导消费者为高品质食用菌买单,这也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要。
在食用菌生产中的矛盾远不止于此,解决矛盾的正确做法也各不相同,核心就是关注细节,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产生的影响,分清楚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
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机号/微信号:13674230281,欢迎从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术,解答生产、技术难题。
微信搜索:“菇行天下”,关注菇行天下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