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包在培养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局部颜色的变化,比如局部变成浅黄色,也可能是褐色,很多食用菌品种发菌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异常的颜色。
但是不同食用菌品种所表现出来的颜色有所不同,下面指的是可能导致出现菌包局部颜色变化的原因,并不针对某一品种,具体品种因为特性不同还要具体分析。
底部积水导致的颜色变化
1、生理性转色
菌丝逐渐生长,达到生理成熟,局部出现颜色的变化,生理性转色会受到环境条件刺激而容易出现。
2、杂菌感染
菌包局部感染细菌或者霉菌,如果感染严重就容易判断,感染轻微容易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色变混淆。
3、光线刺激
培养阶段,菌丝遇到光线刺激,产生菌丝的生理性转色,一般有转色过程的品种容易出现。
4、高温发菌
菌丝受到高温,菌丝老化,一般会表现浅黄色。
5、菌包积水
一般出现在菌包底部,因为培养基含水量过大底部积水,菌丝会表现为黄色,也会伴随细菌感染。
对于大多数食用菌品种的菌丝培养阶段,菌丝洁白是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出现异常颜色要及时排查原因。
添加菇行天下李老师微信,免费咨询食用菌技术问题。
李老师:13674230281(微信号)
免费食用菌技术咨询微信:13674230281(微信)

扫描这个二维码,或者添加13674230281的微信,免费咨询食用菌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