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袋栽食用菌生产中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微孔,注意这里说的是微孔,是指菌袋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小的孔,可以理解为比较小的菌袋皮损。
和明显的菌袋破损相比,菌袋的微孔不容易被发现,通常只有出现污染时才去认真观察是否是因为微孔导致的污染。

微孔的影响:杂菌通过微孔进入菌袋内部,导致菌袋污染。
微孔引起污染的表现:微孔引起的污染点通常贴近菌袋,单个菌落,一个菌袋可能有几个微孔,一般为霉菌感染。
如何确定是微孔引起的污染:将符合上述表现的菌袋培养料倒出,装入清水,系紧袋口,用力挤压,如果有水从袋壁流出,即为微孔,出水处应和污染处一致。
微孔是在哪些环节出现的?
1、培养基颗粒过大
2、菌袋过薄或者质量差
3、培养基预湿或者搅拌不够充分,颗粒状的原材料没有得到软化
4、装袋机设计不合理
5、每袋装料量过多,导致培养料过紧
6、没有周转筐或者周转筐不合理
7、菌袋在转运过程中方式不合理
以上每一种情况都会导致菌袋出现微孔,可以说明预防微孔导致的污染,必须关注生产中的细节。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一个新的场地,或者环境较好的食用菌生产环境,因微孔引起的污染几率比较小,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微孔的出现。
食用菌生产细节决定成败,关注食用菌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理解的、经历过的留言发表你的观点。
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机号/微信号:13674230281,欢迎从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术,解答生产、技术难题。
微信搜索:“菇行天下”,关注菇行天下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费食用菌技术咨询微信:13674230281(微信)

扫描这个二维码,或者添加13674230281的微信,免费咨询食用菌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