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经说过: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这句话是曾国藩的为官从政之道,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曾国藩用这样的态度作为为官的基本准则,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今天,偶然看到了曾国藩的这句话,想到了很多人做食用菌失败是因为做食用菌的态度上,失败在了对食用菌没有敬畏之心。
提起敬畏之心,又想起了另外一个案例。
在南美某国,有一个山地部队,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因为经常执行在高山峻岭上的重要任务,这支部队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经常教育官兵如何在安全的情况下执行任务,虽然经常在悬崖峭壁间作战,但这支部队多年都没有出现安全事故。
后来因为战功卓著,这支部队的荣誉接踵而至,不知不觉中骄傲情绪在队伍中弥漫,渐渐地失去了对悬崖峭壁的敬畏之心,随之而来的连续出现多次的安全事故。
做食用菌,也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是做食用菌的基本态度。
对技术要有敬畏之心
食用菌技术是什么,是科学,一门严谨的科学。对技术没有敬畏之心,就是不尊重科学,不按照科学规律生产将注定失败,技术要求需要无菌环境接种,却偏要开放式接种,技术要求含水量是65%,却偏偏要做成62%,随着食用菌行业的发展,食用菌生产对技术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尊重技术,尊重科学。
对设备要有敬畏之心
设备对于食用菌生产的重要性是逐渐提高的,现在食用菌行业设备的配套非常完善。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满足工艺对设备的要求,很多老板喜欢自己制作设备,这就是对设备没有敬畏之心,专业的事,就要由专业的人做,有的老板开着豪车,却舍不得买一台超净工作台,敬畏设备,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对管理要有敬畏之心
食用菌生产,技术固然重要,而技术的执行依赖的是管理,随着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已经并不存在什么企业核心机密技术了,不同企业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企业管理。上市公司如此,小型企业也是如此,管理并不是简单地制定各种制度,关键是如何执行制定好的制度,企业管理很难,食用菌企业管理更难。
对杂菌要有敬畏之心
污染,是食用菌生产必须面对的问题,把污染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是食用菌企业存在的基础,如果一个食用菌企业始终不能解决污染的问题,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关门,解决污染问题核心是环境意识,是卫生意识,要意识到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杂菌,必须在心里害怕杂菌,才能远离杂菌的困扰。
对病害要有敬畏之心
绵腐病、黑根病、细菌性烂菇等出菇病害,可以在几天之内扩散到整个菇房,你害怕吗?出菇病害,不能等到发病时才重视,平时清理菇房彻底了吗?有没有及时的清理出菇后的菌包?重视这些病害,就是最好的预防,心悬一剑,才能远离病害的损失。
对人才要有敬畏之心
食用菌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做的,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食用菌技术员,每每谈及食用菌技术员重要性的时候,总有人说菇行天下作为食用菌技术员总是为食用菌技术员说话,对此,请不要有任何疑问,食用菌技术员决定能左右一个食用菌企业的生死,这就是人才的力量,尊重人才,才能走的更远。
归根到底,了解食用菌,才能敬畏食用菌,才能对食用菌充满敬畏之心,这是做食用菌的基本态度。
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机号/微信号:13674230281,欢迎从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术,解答生产、技术难题。
微信搜索:“菇行天下”,关注菇行天下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