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黄菇病,是平菇出菇期间最严重的病害了,每年都有大量的平菇种植户出现黄菇病,而受到较大的损失。
实际上,平菇黄菇病就是因为平菇叶片受到细菌性感染而导致的细菌斑点病,发病机理并不复杂。
以前认为感染平菇黄菇病的是假单孢杆菌,菇行天下认为并不仅仅是假单孢杆菌可以导致平菇黄菇病,很多种细菌都可以形成这种细菌性黄斑,不同环境细菌的种类不同。
这种细菌,也会感染其他的食用菌,那么为什么其他食用菌出现类似的病害并不严重,菇行天下认为这和平菇的出菇管理加湿方式有关。
平菇加湿,大多采用直接浇水的方式,水+细菌,这是导致细菌得以侵染平菇子实体的重要原因。
平菇黄菇病的预防方法:
1、选择抗黄菇病品种
预防平菇黄菇病首先要从品种开始,每年在引种时筛选一些具有抗黄菇病的品种,较大几家食用菌研究所都有一些抗黄菇病的平菇品种。
需要注意即使是抗黄菇病的品种,并不是就不会出出现黄菇病,只是相同情况下会比较轻一些。
2、做好菌包
做好菌包,这是预防平菇病理性病害的前提条件,目的是让平菇子实体健壮的生长,才能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做好菌包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包括配方、原材料、灭菌、发菌、发菌温度等。
3、做好出菇环境的消毒
平菇黄菇病是一种病理性病害,病理性病害的特征是一定有病原菌,病原菌大部分来自出菇环境,所以黄菇病多发于老菇棚,多发于环境不好的菇棚。
每年尽量做到一次10-15天的晒棚,一批菌包出菇结束以后及时清理废弃菌包,大棚使用前进行环境消毒。
4、浇蘑菇的水要干净
在众多的平菇黄菇病的案例中,使用浅井水、河水、死水等浇蘑菇的情况经常出现,这些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浇到平菇叶片上非常容易导致平菇黄菇病。
水不干净,这和平菇大棚大都远离村庄有关,建议在建设食用菌大棚时就要考虑到用水的问题。
5、避免高温高湿,低温高湿
高温高湿,是导致子实体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菇棚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的避免高温和高湿同时出现。
很多平菇种植户遇到过低温也出现黄菇病的情况,原因是低温时为了保证大棚温度会减少通风,甚至长时间不通风,导致菇棚内出现低温高湿的情况,也容易出现平菇黄菇病。
6、浇水后要通风
菇棚在浇水后,特别是浇大水以后,一定要进行通风。
在通风良好的菇棚中,平菇出现黄菇病的情况较少。
最后,大家经常问的是一旦出现黄菇病以后该怎么办?
出现黄菇病以后,应该尽快清理病菇,可以喷施常规的治疗平菇黄菇病的药物。
但是,一定要找到之前出现平菇黄菇病的诱因,并且避免这些发病的诱因,黄菇病才能得到改善,否者药物作用十分有限。
添加菇行天下李老师微信,免费咨询食用菌技术问题。
李老师:13674230281(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