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朋友圈被中国首富的一句话刷屏:“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这是王健林在鲁豫的《鲁豫大咖一日行》访谈节目中讲的一句话,相信首富也不会想到这样一句话会爆红网络。
“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这句话说的是一个道理,说的是我们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只是在首富的概念里“一个亿”就是一个小目标,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也存在首富谈到的这个问题,有很多企业的老板在生产和技术上经常会犯这种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错误。
例一:工艺改进要循序渐进
在固体菌种改液体菌种的工厂中,有一些老板会采取全部产能一次切换的做法,这个目标就是定高了,对于瓶栽金针菇、瓶栽杏鲍菇这样的品种是可以一次全部改为液体菌种的,但是对于香菇、袋栽杏鲍菇等则需要先将部分产能改为液体菌种,改变的不仅是菌种制作方式,接种、发菌、出菇等环节都需要去适应液体菌种的生产方式,一次切换相关设备和工艺跟不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先把十分之一的产能改为液体菌种!
例二:降低污染率
这一点主要是食用菌工厂解决污染问题时出现的,有一些工厂污染率高达百分之几十以上,再定一下阶段工作目标的时候,却将目标定为千分之几,很明显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当然,如果我们停下来彻底整顿,这相当于重新生产,如果做得好污染率是有可能做到千分之几的。在不停产整顿的情况下,污染率一下子降到千分之几是不现实的,工艺的改进、设备的改进、人员的培训等都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大环境的杂菌系数降低更需要时间。
正确的做法是: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先把污染率降低到5%!
例三:单产的提高
如果你之前的单产是380g,就不要将目标直接定到450g,单产提高是由很多环节决定的,品种、菌种、配方、发菌、出菇管理等多个因素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单产,只有将所有环节都做好,产量才能稳步提高。
正确的做法: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把单产先提高到400g!
做食用菌,也要像首富那样,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你就可以走的更远!
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机号/微信号:13674230281,欢迎从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术,解答生产、技术难题。
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众号:guxingtianxia-li,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