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些年,食用菌行业常说的“工厂化是食用菌行业发展趋势”这句话吗?如今,当年的趋势已经成了现实,工厂菇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食用菌市场,菇农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食用菌工厂化大潮之下菇农将何去何从?
目前,工厂化占据市场主导的品种: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白灵菇。
不难看出,工厂化占据主导的品种有三个特点:
1、都是低温品种
对温度要求,决定了菇农只能在一年中合适的几个月进行栽培,而且因为温度和其他环境控制上无法准确控制,在质量上自然无法和工厂菇竞争。
2、都是韩国和日本工厂化成熟很多年的品种(白灵菇除外),中国食用菌行业工厂化引进的是韩国和日本的技术,自然是这些品种先实现工厂化。
3、大部分是适合瓶栽的品种,这样可以迅速的实现产能最大化,很快的就占据了市场主导,白灵菇袋栽工厂化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杏鲍菇瓶栽逐渐会占据一定份额,但袋栽杏鲍菇优势还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上面3个特点,决定了菇农在这些品种上处于绝对劣势,菇行天下建议,菇农或者基地不要栽培这些品种了,在质量和成本上无法和工厂菇竞争,自然没有利润。
菇农占据市场主导的品种:平菇、香菇、滑子菇、茶树菇、双孢菇、草菇、木耳,还有一些产量比较小的品种:鸡腿菇、银耳、秀珍菇、猴头菇、榆黄蘑等。
随着工厂化进程深入和竞争的激烈,香菇、双孢菇、滑子菇逐渐会过渡到工厂化时代,因此菇农在这几个品种上的投入要慎重,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香菇供求关系在最近已经有了变化,2015年香菇价格下滑已成定局,双孢菇价格目前表现坚挺,预计2016年会出现双孢菇工厂建设高潮。
菇行天下认为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的深入发展,菇农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工厂化迫使菇农转变观念,在这一点上,有利于菇农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进步,菇行天下建议菇农从以下几点着手,必须要发展才能生存。
1、加强设备
小型工厂化并不是要实现工厂化,主要菇农要实现部分机械化和生产环节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2、加强技术
菇农的技术水平在最近20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点制约了菇农的效益,菇行天下感觉到新一代的菇农逐渐成长,这一现状会很快改善,新技术逐渐应用,菇农技术水平会稳步提高。
3、做当地市场有优势的品种
大部分食用菌以鲜品方式销售,一定要根据自己当地的市场决定自己栽培的品种,切不可忙目生产,比如现在西部某些地区黄金针菇的价格远远高于白金针菇,只有选择对菇农有优势的品种,才能有利润。
4、适度规模化
菇农也要适度的规模化,这样才能实现部分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
菇行天下【QQ号/微信号:3140797309】,菇行天下食用菌交流群:236639660。
本文由菇行天下原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