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料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T 1571—2018 )

2020年3月4日16:16:41来源: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评论
13,517
液体菌种培训

标准号:DB 41/T 1571—2018

中文标准名称:代料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英文标准名称:

标准状态: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65.020.20

发布日期:2018 - 04 - 17

实施日期:2018 - 07 - 1

主管部门:

归口单位:

发布单位: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前 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场地环境
5 厂房建造与设备配置
6 原材料和菌种要求
7 菌棒生产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潢川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农林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立、王德芝、李尽哲、李直鸿、李龙、李巨、王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叶兆伟、吴勇、李春红、周巍、汪金萍。
1
代料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代料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环境、厂房建造与设备配置、原材料和
菌种要求、菌棒生产等。
本标准适用于代料香菇菌棒的工厂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
GB 19170-2003 香菇菌种
GB 4806.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培养基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菌棒工厂化生产
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特定的厂房内,使用机械化装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的香菇菌棒规模
化生产。
3.2
料棒(袋)
利用特定的容器(塑料袋),装入混合好的培养料并灭菌后、尚未接种的棒状培养基及容器。
3.3
菌棒
特指接种后长有菌丝的香菇菌袋,生产上统称菌棒。
3.4
污染
在栽培过程中混有其他微生物。
[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5
杂菌
食(药)用菌栽培中引起污染的微生物。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71—2018
2
[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6
固体菌种
生长在固体培养料上的菌种。
[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7
液体菌种
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菌种。
[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8
胶囊菌种
一种类似于胶囊形态的固体菌种。
4 场地环境
应符合NY/T 5010-2016的规定。
5 厂房建造与设备配置
5.1 厂房建造
5.1.1 建造布局
有各自隔离的堆料场、原材料库、拌料车间、装袋车间、灭菌车间、冷却车间、接种车间、发菌车
间等,给排水及供电方便。原材料库、拌料车间、装袋车间、灭菌车间可作为一座厂房整体建造。
5.1.2 堆料场
水泥地坪、排水便利、空旷宽阔、光照充足、远离火源、方便货车进出。
5.1.3 原材料库
应符合NY/T 528-2010的规定。
5.1.4 拌料车间
通风优良、光线充足、空间宽阔、水泥地坪,可满足大型搅拌机、铲车上料等作业要求。
5.1.5 装袋车间
通风优良、光线充足、水泥地坪,可满足传送带、装袋机、灭菌车转运作业要求。
5.1.6 灭菌车间
放置灭菌柜(锅)的场所,要求水泥地坪,具备高压蒸汽供汽管路。
5.1.7 冷却车间
水磨石或环氧树脂地坪、四壁光滑、防霉防潮;墙板使用容重大于25 kg/m³的专用冷库板,内部达
到万级净化水平,配套制冷空调设备。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71—2018
3
5.1.8 接种车间
按5.1.7的要求。
5.1.9 发菌车间
耐磨地坪(或水磨石地坪、环氧树脂地坪)、防霉防潮,墙板使用容重大于25 kg/m³的专用冷库板;
安装专业空气过滤设备和空调控温设备,达到食用菌菌丝培养环境要求。
5.2 设备配置
5.2.1 拌料车间设备
两级以上搅拌系统、铲车等。
5.2.2 装袋车间设备
装袋生产线、卤素水分测定仪等。
5.2.3 灭菌车间设备
常压灭菌柜(高压灭菌柜)、灭菌车、搬运车等。
5.2.4 接种车间设备
吸尘器、臭氧发生机、离子风机、接种台(接种机)、带式输送机等。
5.2.5 发菌车间设备
发菌架、电动叉车等。
5.2.6 其他设备
工业蒸汽锅炉,各车间的供电系统及给排水系统。
6 原材料和菌种要求
6.1 原材料
6.1.1 培养基
培养基原辅料应符合 NY 5099 的规定。
6.1.2 塑料袋
应符合 GB 4806.7 的规定。
6.1.3 封口钉
应选用香菇专用封口钉。
6.2 菌种要求
菌种质量应符合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GB 19170的规定。
DB41/T 1571—2018
4
7 菌棒生产
7.1 工艺流程
备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转色→出库。
7.2 备料
按照生产计划准备好木屑、麦麸、玉米粉、轻质碳酸钙、石膏等各种原料。
7.3 拌料
7.3.1 培养基配方
配方 1:杂木屑 81%、麦麸 18%、轻质碳酸钙 1%,含水量 50%~55%。
配方 2:杂木屑 80%、麦麸 15%、玉米粉 4%、石膏粉 1%,含水量 50%~55%。
7.3.2 搅拌
向搅拌槽内依次加入木屑、麸皮、轻质碳酸钙(或玉米粉、石膏粉)、清水,搅拌均匀。
7.3.3 水分测定
从搅拌槽中取样,采用卤素水分测定仪测定培养基水分。
7.4 装袋
7.4.1 设定好装袋机的装料长度、力度、松紧度等参数,使用智能扎口机扎紧袋口。
7.4.2 检查料棒,确认无破袋、微孔等情况后,将料棒摆放到灭菌车上。
7.5 灭菌
7.5.1 插入温度探头
将电子温度控制仪(或压力式线控温度计)的温度探头插入灶内中央的灭菌车最底层的料棒中心,
随时监控灭菌期间的料温变化。
7.5.2 灭菌方法
7.5.2.1 使用常压灭菌技术时,料温需在 95 ℃~97 ℃的条件下保持 6 h~8 h,焖置 4 h 以上后揭膜
出柜。
7.5.2.2 使用微高压灭菌技术时,直接升温(柜内温度)至 100 ℃,继续灭菌 16 h,料温最高可达
110 ℃、柜内压力可达 0.12 MPa,此后焖置至降温到 80 ℃以下时即可开柜转出菌棒。
7.6 冷却
料棒在预冷间通风降温至65 ℃以下,然后推入强制冷却间继续冷却至30 ℃以下。
7.7 接种
7.7.1 准备
接种前应进行空间消毒及接种工器具的消毒。接种人员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进入接种室内,用75%
酒精棉球擦手部、接种工具。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DB41/T 1571—2018
5
7.7.2 打孔
在离子风机洁净风区域内摆放料棒,为料棒上表面擦拭75%的酒精消毒,然后打孔3~4个/棒;打孔
动作要稳,不能打歪或刺破穴口外围。
7.7.3 接种
7.7.3.1 使用胶囊菌种接种时,应从菌种盘中顶出一颗、即接入穴口一颗;接种时用手指前端指腹将
菌种按入穴口;胶囊菌种泡沫盖体应平整地封住穴口。
7.7.3.2 若使用常规袋装固体菌种接种,则将菌种掰成块状接入穴口、按压密结、不得悬空,并压下
穴口周边薄膜,接种量以接满穴口为宜,此后套外袋。
7.7.4 检查
质检人员应检查接种后的菌棒,若有破损、露料、菌种偏离等,应及时处理。
7.7.5 上架
7.7.5.1 接种后的菌棒通过带式输送机转移到上架区,将菌棒摆放到发菌架上。
7.7.5.2 接种胶囊菌种的菌棒,穴口朝下、上一层菌棒的的穴口应放在下一层两个菌棒的中间空隙位
置。
7.7.5.3 接种固体菌种的菌棒,套袋后摆放上架。
7.8 发菌
7.8.1 环境卫生要求
每次使用发菌室前,需用高压水枪将室内墙面和地面冲洗干净,晾干水分。
7.8.2 发菌初期管理
菌棒入库后,控制料温22 ℃~24 ℃、二氧化碳浓度0.2%以下、湿度70%以下,闭光培养。
7.8.3 第一次刺孔
接种后13 d~15 d菌棒发菌至连穴,可进行第一次刺孔。使用手工刺孔器在菌落边缘1.5 cm以内的
位置刺孔,孔径5 mm、孔深1 cm~1.5 cm,刺孔针不得触及新料,每个穴口刺孔4个,共刺孔16个/棒。
刺孔后码放上架时,菌棒穴口向上。
7.8.4 转库
刺孔后的菌棒,应疏散到其他发菌室,库容量为入库时的2/3。确保室内温度均匀,以提高发菌一
致性和防止高温烧菌。转库后,控制料温23 ℃~25 ℃、二氧化碳浓度0.4 %以下、湿度70%以下,保持
闭光,直到发菌满袋。
7.8.5 第二次刺孔
发菌满袋后,使用刺孔机为菌棒全身刺孔,孔径5 mm以上、孔深2 cm~2.5 cm、孔数42~64个。应
可根据菌棒大小,调整孔径、孔深及刺孔数量。
7.8.6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后熟
DB41/T 1571—2018
6
第二次刺孔后,控制料温20 ℃~25 ℃、湿度70%以下、CO2浓度0.3%以下,日光照8 h以上;料温
超过26 ℃时,应开门散热或增加排风扇运转时间和次数。15 d左右,可见菌棒颜色明显洁白、菌棒接
种穴口附近瘤状物明显发生、菌棒两端出现淡褐色色斑,标志着后熟完成。
7.9 转色
7.9.1 控制料温 22 ℃~24 ℃,湿度 70%以下、CO2 浓度 0.15%以下、日光照 12 h 以上;13 d~15 d
后,菌棒整体转色完成 55%~60%。
7.9.2 此时,装袋时使用保水膜的菌棒即可外发到出菇基地;未使用保水膜的菌棒,可继续在菇房进
行脱袋转色管理,色膜完全形成后再外发到出菇基地。
7.9.3 使用脱袋转色方式时,应将菌袋脱去、摆放在网格架或层架上,控制料温 16 ℃~20 ℃、日光
照 12 h 以上;前 7 天保持环境湿度 95%以上、CO2 浓度 0.15%~0.35%,以后几天保持湿度 90%以上、CO2
浓度 0.2%以下。11 d~13 d 即可完成转色,色膜呈棕褐色、有光泽,菌棒硬实、有弹性。
7.10 出库
7.10.1 菌棒转色完成后,即可出库。
7.10.2 装车发货时,应剔除杂菌污染的菌棒,计算出每个批次的污染率。
7.10.3 菌棒出库后,应将车间卫生打扫干净,以待下次使用。

免费食用菌技术咨询微信:13674230281(微信)
weinxin
扫描这个二维码,或者添加13674230281的微信,免费咨询食用菌技术问题。
液体菌种培训
液体菌种培训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