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指的是菌丝生长正常的情况下,或者说是表面看起来正常。
污染的菌包、高温、出菇病害等的生理性病害、或者病理性病害的菌包,不会表现为全部不出菇,只是出的少,产量下降。
今天讲的是一个批次生产的菌包同一个表现,表现为全部不出菇。
1、菌种
不合格的菌种或者退化变异的菌种,这里是指菌种的结实能力,一般常见于新分离的菌种,特别是孢子分离,所以无论是组织分离还是孢子分离,都需要进行出菇实验才能进行正式生产栽培。
解决办法:因菌种不具有结实能力导致的平菇不出菇的损失很大,后期采取任何措施都不会有效果。
2、培养基PH
灭菌后的PH过高,主要是因为白灰添加过量造成。
解决办法:不要轻易放弃,菌丝经过一段时间的代谢产生代谢酸,达到出菇条件一般都会出菇,但是产量会明显降低。
3、药物
配方中错误的添加了防虫或者杀菌的药物,或者是过量添加。
解决办法:可以尝试继续管理出菇,如果环境合适不见效果,尽快放弃。
4、碳氮比
碳氮比过低可能导致不出菇,营养料添加过多,碳氮比过低,高营养的配比导致菌丝营养生长时间过长,不利于过渡到生殖生长。
解决办法:可以暂缓出菇管理,等待菌丝营养消耗一定程度,个别菌袋开始有原基出现,在开始全面进行出菇管理
5、出菇环境
温度过高、过低,湿度偏小等极端的环境,都能导致不出菇。
就是不能满足你做的品种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条件
解决办法:采取措施满足平菇的出菇条件,很快会出菇,菌袋料面过干很难在表面出菇了,这时继续正常管理,愿基会在菌袋和培养基的缝隙发生。
本文总结的是平菇不出菇的原因,其他品种不出菇的原因类似,可以参考。
菇行天下微信:13674230281(手机号)
微信搜索:菇行天下,关注菇行天下微信公众号。
快手搜索:菇行天下(guxingtianxia),关注菇行天下快手号,每晚8:30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