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南方种平菇的朋友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他三万多斤的平菇,只卖了一万多元,平均还不到五毛钱。
这位朋友向菇行天下咨询下一步该如何做,显然他对此已经束手无策了。
熟悉菇行天下的朋友都知道,菇行天下最近两年一直在倡导平菇小型工厂化。
菇行天下以前的《平菇有必要工厂化吗?》一文,详细的论述了平菇为什么也有必要做成工厂化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菇工厂化能够做到“均衡产量,避免烂市”。
具体请朋友们看一下这篇文章。
也有一些朋友对菇行天下关于平菇工厂化的观点提出疑问,认为平菇没有必要进行工厂化,认为平菇工厂化会导致竞争更加严重,菇行天下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今天我们来分析下一下为什么平菇会反复出现“烂市”的现象。
1、生产过于集中
对于粗放形式的平菇栽培,大家都习惯在一年中最合适的气候进行生产,或者都想在一年中预计价格较好的时间出菇,制袋集中,直接导致出菇集中,因为平菇不耐运输,短时间造成供大于求,“烂市”不可避免。
2、天气原因
粗放式平菇栽培,基本是利用自然环境出菇,当出菇期间气温偏高,出菇周期缩短,比如应该在一个月出完的平菇,在半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就有可能出完,这样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的产量就大大增加,“烂市”不可避免。
3、局部平菇栽培量增加
平菇是最容易栽培的品种,对于菇农来说都会将平菇作为自己刚开始选择的品种,一个有限的市场中,栽培量的增加,足以导致供远远大于求,“烂市”也就不可避免了。
若想避免平菇“烂市”,只能将集中生产改为分散生产,即将一年的生产量平均到12个月里,这样就不会集中上市,这种生产方式最终将会发展成为平菇小型工厂化模式。
推荐文章:
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机号/微信号:13674230281,欢迎从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术,解答生产、技术难题。
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众号:guxingtianxia-li,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