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觉得食用菌只有在出菇阶段才需要增加湿度,在菌丝生长阶段忽视了湿度的管理,这种想法不仅在普通栽培户中广泛存在,即使一些工厂化食用菌企业也忽视了菌丝生长期间的湿度管理,都是认为在发菌阶段不需要加湿。
食用菌生长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其中是有湿度的,但是在发菌期间菌丝对湿度的要求远没有出菇阶段那么高,相对湿度一般需要60-70%就能达到要求,这样的相对湿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很容易达到的,因此,菌丝阶段的湿度管理就容易被忽视了。
菌丝生长相对空气湿度过低,会引起培养基水分的降低,降低的数值除了和空气相对数值有关,还和菌包(瓶)的封口方式、培养基的保水性能都有关系。当培养基严重失水时,产量会明显降低,还会引起培养基和菌袋(瓶)出现分离的现象,引起原基早现,提前出菇的情况。
如果接种后早期相对湿度过低,会引起菌种变干,菌种变干导致菌丝活性下降,很容易就被青霉等杂菌感染,特别是液体菌种失水后萌发受到阻碍,染菌不可避免。
发菌期间的空气相对湿度虽然按数值上说是60-70%,但实际上空气相对湿度对菌袋(瓶)的影响,还和培养室的冷风机风速、内循环风速、换风量等关系密切,同时相对湿度的测量也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发菌期间湿度60-70%只能作为参考,实际应该以菌丝的实际生长状态为准。
菇行天下提醒:新疆、内蒙、甘肃等气候干燥的地区应特别注意发菌期间的湿度管理。
反之,在南方夏季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容易引起杂菌大量繁殖,因此有必要采取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的措施。
李崇鑫(菇行天下)手机号/微信号:13674230281,欢迎从事食用菌的朋友加菇行天下微信,交流食用菌技术,解答生产、技术难题。
菇行天下食用菌微信公众号:guxingtianxia-li,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