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食用菌生产中培养环节和接种、灭菌等环节最大的区别是:培养是一段时间,因此培养对袋栽食用菌染菌率的影响更持久,如果掌握不好,影响会更严重。而且,培养之前环节染菌都要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出来,所以,观察培养室菌丝生长和染菌情况就更加重要。菇行天下多年前有一个习惯,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培养室看看,这几年工作比之前忙了,但是每天也要抽出时间去培养室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1、培养室环境直接影响染菌率
您的培养室环境怎么样?如果菇行天下这样问您,您有把握说没问题吗?袋栽食用菌的菌袋并不能做到和外界空气完全隔离,如果培养室环境杂菌系数超标,栽培袋就很容易感染染菌。控制培养室环境直接手段就是降低培养室环境的灰尘,杂菌孢子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流动,减少了灰尘也就减少了杂菌孢子系数,染菌率自然降低。
2、合适的培养温度
培养室温度过低,菌丝生长缓慢,温度过高,除了对菌丝生长不利,会导致细菌和一些霉菌大量滋生,特别是红色链孢霉、毛霉、根霉等,一旦爆发则很难控制,损失巨大。培养温度应该以菌袋之间的温度确定,大部分品种菌袋之间的温度不应该超过20℃,以菌袋之间的温度调整培养室的室温。
普通栽培户尽量避开夏季高温时期发菌,袋栽工厂化生产培养室应该有降温措施,。
3、合理的培养密度
根据培养室降温、通风的能力确定合理的培养数量,对降低染菌率十分有利。
4、发现染菌及时挑出
无论是栽培户还是工厂,菌袋发菌时,要定期挑出染菌的菌袋,避免二次传染。
5、培养室要保持干燥,经常通风
很简单的道理,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栽培户的培养室或者大棚要经常通风,工厂的培养室要定时通风,最好以二氧化碳作为指标控制通风,新鲜的空气不但有助于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更能稀释培养室内杂菌含量,杂菌系数有效降低。
菇行天下 QQ:3140797309 菇行天下博客(www.lichongxin.com),关注食用菌栽培技术和食用菌从业者的自媒体。
